od体育手机网页版
od体育手机网页版
scrool
“工厂是我的第二书房”丨吴晓波年终秀
时间: 2024-12-17 04:33:25 作者: od体育手机网页版

  编者按:距离2024年的吴晓波年终秀,也是吴老师“下定决心”的最后一届年终秀,还有15天的时间。

  我们围绕这十年吴老师的年终秀演讲做了不少主题整理,例如“勇敢者的方法论”“十年消费主题提炼”“年终秀出现的书”等等,随着这个系列接近尾声,今天我们选定的主题词,是“工厂”。

  “工厂是我的第二书房”,每年的年终秀,吴老师都会向大家介绍今年去了哪些企业,其中,制造业企业的占比总在四成以上,吴老师年年都会在工厂一线记录变革的发生,甚至我们去年的年终秀,就是在一个工厂大车间里举办的。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如果你对中国工厂发生的变化、制造业的迭代升级充满兴趣,希望知道更多,“预见2025·吴晓波年终秀”将于12月30日,在厦门海峡大剧院如约而至,欢迎你带足问题,来到年终秀现场,与吴老师一起“下定决心过好每一天”。

  未来五年,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企业中的80%的人将集体被淘汰。中国未来创业者是替代式的变革,是一个新的人、新的商业模式、新的资本对旧的人、旧的商业模式和旧的资本的一次革命性替代。

  供给侧改革,是1992年以后第一次重新把注意力由需求端放到了供给端。中国不是商品不够,不是没有购买力,但是为什么商品卖不掉?原因是供给、需求错配。怎么办?在需求端推动没有用,要把落后的产能加速淘汰,然后用大量资本扶持具有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中小企业。

  现在有一个名词叫“德国工业4.0”,我们正真看到柔性的生产线、新的传感技术、智能化的车间。明年我们还会带500个人继续去看西门子的工厂以及奔驰的工厂。

  我比那些企业家晚到了两天,下飞机后导游来接我,第一句话是:吴老师,我们已有两个团员要买德国工厂了。

  我跟驻德大使馆的领导打电线年中国企业在德国的并购案增加了多少。“增加了3倍”——这是未来几年慢慢成为主流的景象。因为中国的产业转型在整个世界所有国家中最线亿的中产阶层。

  整个产业转型建立在消费升级的前提下,所以未来我们会成为全世界工业4.0、第四次工业革命升级最大的试验场。当我们有强大的消费能力的时候,就可通过人民币泡沫化红利到全世界抢购最好的技术、设备和原材料。

  我想我们不会像日本人一样买一些标志物,我们会以中小企业为主,以中国的中产阶级和富裕阶级家庭为主,以更渗透的方式到发达国家去买他们的金融实物资产、技术资产、实业资产。这在2017年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我给大家看一张脸,这是2017年的10月,沙特阿拉伯给这个叫索菲亚的人办了一张公民的护照,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机器人公民。

  有一个好消息对大家说,生产索菲亚的此公司中,有中国人的基金,所以索菲亚身上流着一部分中国人的血液。中国今天是全世界做机器人最激进的国家,甚至很多产业界的朋友说,出现了泡沫。

  2015年,中国只有458家机器人公司,2017年9月,达到6666家。四年时间,增加了十几倍,巨大的泡沫。但泡沫背后,也呈现出一个景象,中国的各种机器人,从服务机器人到工业机器人,到异形机器人,都在出现无数的创新。

  中国每一次产业变革,都是这番景象,二十多年来,我看到中国从饮料行业、到保健品行业、到家电行业、到互联网行业,到O2O行业,到P2P行业,到今天的机器人行业,是同一番景象,无数的牺牲者,大把的现金,最后烧出一个新天地。

  从2014年、2015年开始,中国制造业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这是我最熟悉的行业。这几年我去很多工厂,从一条柔性生产线开始看起,看传感器技术、跨境电子商务、云计算平台、大型工厂、产品,我还是看到了很多新变化:技术成为制造业新的驱动能力,消费者愿意为技术买单。

  因为前几年,我们在汉诺威已经看到了西门子生产线上大规模定制的可能性,定制化会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定制以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之外会增加一个新的成本——情感成本,而情感成本是柔性的,这会使得全部的产品摆脱成本优势(制造优势、原材料优势),所以定制是今天制造业中的巨大趋势。

  各个行业出现了大规模的跨界,之前说到“明天的敌人并没再次出现在今天的对手名单上”,因为大量的企业在进行跨界。

  这一轮危机中,那些体质比较弱的制造业企业,在未来三年仍然会非常难过,危机会淘汰一大堆企业,使得一些头部公司的品牌能力、制造能力和渠道能力逐步加强,所以我们在制造业已经看到了一些新的拐点出现。

  从这张图能够准确的看出,从1980年代、90年代、90年代中期到2000年、2004年、2015年,同样是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你所依赖的获利能力模型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没办法用80年代的盈利模式去看90年代,也没办法用90年代的去看2000年。

  甚至在今天,所有家电行业的穿透力已经慢慢的变强,很多行业,甚至很多几十年没有变化的行业,在最近一两年都出现了产业生命周期的拐点。

  中国是工业革命最后的获益者,当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需要把他们的纺织工厂、家电工厂、汽车工厂迁移到一个劳动力成本更低、土地成本更低、税收更优惠的国家的时候,中国开始打开国门。

  我们非常有幸地赶上了互联网革命的头班车——过去20年中国是被互联网改变最为彻底的国家。

  问题是,今天,当中国吃掉了工业革命的所有红利,成为全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当中国成为全世界互联网最令人激动的实验场的时候,发现奇迹也面临着结束。

  我们怎么办呢?我们一定要期待一个新的浪潮到来。其实今天的全球商业世界并没有对马上就要来临的那个第四次浪潮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它叫什么名字呢?不知道。

  我们只能在年终秀上暂且给它定义一个名字,叫做“科技智造时代”。它有物联网、互联网、新材料、能源革命、医学革命、新金融、人工智能、智能汽车、航天航空等等领域,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内,将发生刚刚过去的二十年里互联网改造世界那样的变化。

  即将到来的技术和变革会改造农业,改造工业,改造服务业,包括金融业,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革命者和被革命者。因为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所以第四次浪潮所有几率发生的硬件革命和应用性革命在中国,未来二十年我们仍就是最大的应用市场。

  所以,在全球产业由第三次浪潮向第四次浪潮过渡,产生空窗期的时候,发生的景象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第二件事是各国争相加快自己印钞机的印钞速度。

  今天进入了通往未来的产业智能革命的“未来列车”,我们仍就要完成一次进口替代,我们发觉40多年到今天,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比过去艰难得多。

  我们不再是那个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不再是被援助的国家,我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以这次产业智能的变革是一张明牌。在众目睽睽之下,欧美对中国崛起抱着极大的警惕,甚至认为你是敌手。

  在此背景下,我们会看到这一轮的进口替代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特征,比如从引进型替代进入到自主型替代,从应用型研发到基础型研发,从数量型扩张到质量型增长。

  第一次和第二次替代非常像物理变化的过程,但到了第三次替代,就是一次化学反应,要求我们有更大的忍耐力、更大的投入、更长远的视野和更大的耐心来完成这一次的进口替代。

  去年7月,科创板开板以后到今天有200多家企业,这些是在硬科技领域里面解决中国未来“阿喀琉斯之踵”的企业。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生物产业的比例超过了87%。

  这些行业的每一个核心技术,都很难用市场换空间的方式获得,时间换空间也很难,“模仿是最好的创新”也失效了。

  中国的创业市场、中国的产业经济到了最后的攻坚战阶段,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要花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完成中国这次的进口替代和科创硬科技的发展。

  我在去年的预见中讲到,云上中国、产业智能化的周期已经到来了。那么这个周期对于每一家制造业企业意味着什么呢?这张图是我画的,我跑了20多家智能工厂以后画的一张图,挺复杂的。

  这张图是说,每一家公司在未来都要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台、AI中台和工业区块链平台,无论你是做服装的,养鸡的,还是做家电的,都要建立这样的平台。然后再往上,需要建构自己的智造中台和服务中台,就是你可以采买服务了。再往上有第三方的SaaS应用,再往上你要跟整个产业链平台形成关系。

  为了形成这样的产业链平台关系,你在你的数据中台下面要有自己的云,要有自己的基础设施管理。然后你在云服务中需要把各个零部件集合在一起,所以你需要有一些物联接入产品和数据接入产品。任何行业,无论你多么传统,无论你是工业中间件还是消费品产业,都会被放到这样一个复杂的产业智能化模型中。

  在过去三年中我们正真看到了这一些企业,百布、全布、搜布、智布互联等等,他们都在干一件事,把这些纺织机械通过传感器连接起来。对大家说一个好消息,到2021年结束的时候,几百万台各种各样不同型号的纺织机当中,已经有三分之一左右连在一起了。

  围墙被拆掉了,机器被连接在一起。这是传统的纺织行业今天正在发生的一个变化。

  2018年,达沃斯论坛开始评选全世界工业4.0工厂。至今发布7批名单,评选了全球114家“灯塔工厂”,中国占42家,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的占比也接近30%。这就是怎么回事我要带大家去看标杆工厂,它们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盘。跟中国相比,美国和印度是9家。

  和大家分享一些数据,海尔在青岛有一家灯塔工厂,叫作洗衣机互联工厂。一台洗衣机从一块钢板到生产线,最后变成了一台洗衣机。需要多长时间?1天?10个小时?8个小时?3个小时?两个小时?答案是38分钟。而且这条生产线元的洗衣机,也可以生产15000元的洗衣机。

  三一重工是中国最大的重型装备企业,做桩机、水泥搅拌机、起重机。一家重工企业长什么样?印象里是“傻大笨重”,到处都是人。在三一重工,我问他们,你们的科学技术人员和蓝领工人的数据比是如何的呢?

  他们给了我三组数据:2017年底,三一重工研发人员2744人,一线人,一线人。他们跟我讲,吴老师,2025年你再来,研发人员将达到30000人,蓝领工人3000人。你很难想象,一家重型装备企业,科学技术人员和蓝领工人的比是10∶1。

  从它们能够正常的看到什么?巨国效应带来规模化创新。除中国以外,没有一个国家需要生产这么多家电和床垫,我们庞大的城市化发展和人口红利,让我们也可以生产全世界最大的泵车,全世界最深的桩机,全世界顶级规模的空调厂、冰箱厂、洗衣机厂、手机厂。

  巨国效应还推动了生产线的革命,我们不但能够生产电器,我们还能够生产铸铁,能够生产模具,能够生产芯片,能够生产机床。这是过去不到10年时间里面发生的景象。

  美国管理学家迭戈·寇明说:“一个经济体的强弱,不取决于引入先进科技的速度,而取决于使用先进科技的深度。”中国智能工厂为什么能让软硬件技术实现深度应用,因为经济体足够庞大,足够复杂,有充足的战略纵深。这一个国家的发展,给了在座每一位创造了产业深度和广度的可能性。

  今天,中国很多省份正让制造业重新回归为它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广东省在2023年提出“制造业当家”。

  今年我调研了很多企业,继续看到随着产业智能化和大型工厂“装备竞赛”的不断加剧和迭代而发生的景象。

  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业的先进生产能力,以及它正在发生的剧烈整合和变革。所以今天,大规模的公司正进入一个“装备竞赛”时期;中型企业要对自身在产业链上的存在进行重新思考;小微企业要摒弃成本优势,进行微创新。

  在2024年,专精特新将成为中国制造业进步的一个“尖兵矩阵”。因为有资本的支持,从2019年到2023年,中国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从10%提高到了45%。所以在中国,一家默默无闻的企业也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精特新。

  今天,一台苹果手机在全球的零部件供应商有610家,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占到259家。

  这些企业的名字,估计大家一个都报不出来。我提这组数据是为了对大家说,我们在关注苹果手机与中国的关系时,除了要关注它在中国装配和集成的比重,更要关注这些中国的专精特新企业在苹果的全球化名单上的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只要这一数量仍就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中国的手机制造业仍然享有全球先进产业所有的技术福利,中国仍然是全地球手机产业深度最广泛、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最强的国家。这就是我们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期盼。

  创新合作伙伴:红星美凯龙、金牌家居、百度智能云、1688超级工厂、联想、比音勒芬、名创优品、极氪智能科技、飞书、皇派门窗、安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宁波“香飘飘”破产背后:全国“香飘飘”企业多达1500多家,这是侵权吗?

  巴萨遭暴击 17岁亚马尔1个月第2次韧带受伤 缺阵3-4周 无缘战马竞

  记者探班《菜肉馄饨》永康路拍摄,制片人说:“菜肉馄饨代表了上海人家的味道”

  自动驾驶拐点何时到来,新出海浪潮避坑指南,2024网易未来大会完美收官

  三星 Galaxy S25 Ultra 的钛黑配色可能是产量最高的型号

  华为鸿蒙 HarmonyOS NEXT 5.0.0.115 SP6 开启推送

  三星 Galaxy S25 Ultra 手机常规四色 + 线上三色曝光